這篇文章探討了「ニセコ化」(類似於日本北海道的觀光勝地—二世古所呈現的現象)如何在日本各大城市悄然蔓延。從北海道的滑雪天堂到東京的新地標,再到大阪熱鬧的市場,無不反映出高價觀光、外國遊客與當地文化之間的微妙變化。
當海鮮丼飆到天價、平民居酒屋也變得遙不可及,這背後究竟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,還是無形中排除了某些人群的「靜默淘汰」?這不僅是關於觀光經濟的故事,更是一場關於「誰的城市」的思辨。
如果你曾在繁華的街頭感到一絲陌生,或對快速變化的城市感到迷惘,這篇文章或許能帶給你新的視角,讓我們一起探討在全球化浪潮下,日本城市正經歷的轉變。
■飯糰1000日圓、炸豬排咖哩3000日圓、纜車票一天1萬500日圓……
在日本卻又彷彿不屬於日本的地方「二世古」
這個地方的遊客多為國際觀光客,英語標誌比日語更醒目,透過「選擇與集中」戰略取得了獨特的成功。雖然高昂的物價可能讓人心情複雜,但若放眼日本各地,會發現類似的「二世古化」現象並不少見。
以下摘錄自城市記者暨連鎖商業研究家谷頭和希的新作《ニセコ化するニッポン》(二世古化的日本)。

■ 備受關注的日本主題樂園「高價化」
近來針對國際觀光客的日本主題樂園,與以往不同的是,販售的商品與服務價格之高,成了不可忽視的焦點。
例如「豐洲 千客萬來」,自開幕以來就出現了類似的報導:
「是為國際觀光客特製的丼飯!」海鮮丼高達1萬5000日圓!
豐洲市場新開幕景點,吸引大量外國觀光客(FNN Prime Online,2024年2月1日)
所謂「國際觀光丼」(インバウン丼),結合了「國際觀光客」(Inbound)與「丼飯」(Donburi)的概念,泛指專為外國遊客提供的高價海鮮丼等。
延伸閱讀:【日本省錢遊記】東京豐洲萬葉俱樂部
自千客萬來開幕後,這個詞彙在網路上迅速流行開來,最近甚至有成為通用名詞的趨勢。據說,場內甚至有售價高達1萬8000日圓的海膽丼。

千客萬來的強項在於鄰近豐洲市場,能提供新鮮的海鮮料理。而最能享受到這項優勢的,正是國際觀光客。針對他們制定的價格策略與空間設計,或許正是千客萬來成功的關鍵。這就是「二世古化」的明顯案例。
■ 瞄準海外富裕階層?新宿的超高級飯店
類似現象也出現在「東急歌舞伎町大樓」,其中高樓層的飯店,部分房型的住宿費甚至超過300萬日圓,成為熱議話題。

此外,有記者實地採訪後報導:
「大樓內的居酒屋菜單雖不算特別昂貴,但比起新宿一般的大眾居酒屋價格略高約1至2成,若以平價居酒屋的心態前往,費用容易累積。而且還需額外支付座位費,總體而言在歌舞伎町屬於較高價位。」
(白紙綠《【特別報導】曾經熱鬧非凡,卻有店家陸續撤退的東急歌舞伎町大樓現狀》)
整體而言,該設施的商品與服務價格偏高。

■ 大阪「黑門市場」也正在二世古化?
這股潮流不僅限於東京。
大阪日本橋的「黑門市場」也面臨類似情況。自2011年廉價航空開通以來,外國遊客激增,如今多數顧客為國際觀光客。
市場內販售的海膽、螃蟹等海鮮價格高得驚人。我親自走訪時,發現神戶牛串燒一串要價4000日圓,4隻螃蟹腳竟賣到3萬日圓,讓人難以置信。

許多這類店鋪是在疫情期間原店家歇業後新開的,並未加入商店街振興組合,明確鎖定外國觀光客為目標。

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,近年來針對國際觀光客的國內景點,普遍有意識地進行高價設定,進而影響顧客群的選擇。
■ 「澀谷」也在二世古化
許多國內觀光地多少都有「二世古化」的趨勢,而正在街區層面進行轉型的例子就是澀谷。
澀谷著名的「十字路口」景象深受國際觀光客喜愛。2023年度,澀谷成為國際觀光客到訪率最高的地區,高達67.1%的外國遊客曾造訪澀谷,令人驚訝。

原本以「年輕人之街」聞名的澀谷,正進行百年一遇的大規模再開發,核心由東急集團主導,興建了「Scramble Square」、「Hikarie」、「Fukuras」等新商業大樓。
根據《東京大改造》一書介紹:
「東京澀谷正迎來高級飯店潮,預計成為『住宿之城』!」
2024年起,東急集團與新進企業將在澀谷車站周邊展開激烈的飯店競爭。再開發計畫中,積極引進高級飯店,讓澀谷不僅是玩樂之地,更蛻變為適合住宿的城市。
(川又英紀《澀谷因高級飯店激增,將成為住宿城市》)
此外,澀谷PARCO於2019年重新開幕,進駐了「任天堂商店」、「寶可夢中心」等深受海外遊客喜愛的日本文化品牌,吸引大量外國觀光客。

■ 結語:二世古化的真相
無論是豐洲千客萬來、新宿東急歌舞伎町大樓、大阪黑門市場,還是澀谷,這些地方的變化皆可歸納為「二世古化」的現象——透過高價化與針對性的空間設計,吸引特定的國際觀光客。
雖然各個設施方都強調多元化與本地居民的參與,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種「選擇與集中」策略,伴隨著潛在的「靜默排除」,讓許多日本人感受到微妙的疏離感。

如今的澀谷或許已不再僅是「年輕人之街」,而是正邁向成為一個供國際觀光客「消費日本文化」的主題樂園。